山中何事?
松花釀酒,
春水煎茶。
——張可久
與W老師喝茶感覺都不錯,便邀請他為昨晚的茶約做了一個茶記錄分享:
星綴長河時分,“雲水·享茶”的茶室里,茶主人早早就點燃了炭火。掀開門口的布簾,微微醉人的木質香便悠悠的漫過來。
入門便見一盞光束聚攏在榆木茶桌的方寸之間,這是我們習慣屏蔽掉視線外干擾的亮度。炭火的微光若隱若現,木炭微裂的“噼啪”聲就著音響里的梵唄,叫醒了鐵壺里酣睡的水。
第一款茶是“三仰峰”,嘗試了朋友推薦的一款水。這款茶我們是用過其他水來泡過的。今晚嘗試著這水,會賦予這款茶怎樣的一個表現。
茶主人泡茶習慣細水低沖,6g干茶,桶形小蓋碗,沸水緩緩漫過茶葉,即收。
一二泡過后,我們都皺著眉頭不說話。不對勁,這款茶該有的香氣,該出現的內含物在口腔里的質感,似乎都有些偏差,而這種偏差,是讓人皺眉頭的偏差。飲過兩次也不陌生的茶不會有如此差異。水為茶之母,便品嘗了泡茶的水,剛入口,有一種油膩感而出,不像我們首選的竹根水,會有微甜且?guī)в酗枬M的活性,也不像一些小分子團的山泉,飽滿中細軟。這款水像是某種礦物質的含量占比比較重,又或者像深井下的水,促使它會產生如此獨特的讓人感到沉膩的感覺,包裹性極強,似乎有一層膜蓋住了茶葉想要釋放的東西,一切都被束縛著。
換水救一下試試?我提議。
茶主人從第三泡開始換了臨縣山泉水,回天乏力!
雖然說每種水都會有區(qū)別,針對某種茶類有不同的釋放,但作為居家飲茶,我們不可能每種茶配一種水,且不說成本、精力的投放不合實際,光是飲用起來,多少天才能喝完換新水?就算是紫砂缸、陶缸養(yǎng)著水,超四日水的活性也逐漸消失。我們都知道,任何桶裝水都不能和在優(yōu)質泉口第一時間采集的水作對比,所以我們只能取平衡,選一款綜合評定最平衡的水作為常用泡茶的水。
這泡茶,算是被這款水毀掉了,之前是喝過這款茶的,滋味香氣韻完全改變,茶葉就像是在第一第二泡被悶死在了蓋碗里,該有的香氣、質感山場都沒有出來。
微有失落,與‘三仰峰’只能期待第三次的邂逅了。
第二款茶是“流香澗”。對于“三坑兩澗”、“四大名樅”這些響亮的名號,我作為不甚專業(yè)的人,向來秉承英雄不問出處的原則。也不問你是哪個山頭的茶,也不問哪個師傅做的。一路喝過,雖然也在不斷認識、學習、積累,但是始終以自己感受作為最直觀的判斷標準。
干茶香不明顯,第一泡的表現不錯,炭火味重,口感柔,茶湯落肚后口腔內茶物質停留時間蠻長,無澀感,很飽滿。
第二泡,炭火味更顯,很明顯是足火的茶,但焙過了一些,強烈的炭火味和果酸充斥著舌尖,能明顯喝出果酸,在口腔內啜動茶湯,舌面起沙收尾微澀,感受出猛烈的茶氣和能量的釋放,且茶氣一股的往頭部沖,微微有些醉人。
第三四泡,炭火味消減,果酸釋放更多,反而覺著平和,然而讓人嘆息的是,期待內含物質的釋放,竟然也展頹勢,弱了下去。
第五六泡,猛烈的內含物一直有下滑,只剩甜味。
這款茶,是制茶人寄來的樣,之前店主人說給朋友試過,評價一般。
總結:茶品的均衡十分重要,這泡茶太過張揚,像是在宣示什么,待靜心以對卻又出不來讓人欣喜的東西,是不錯的商品茶,但無法達到我們的期許。
第三泡茶是“牛欄坑”,上禮拜喝過,印象極其好,雖然坑間肉價格不菲,也有意入一點。在經歷了兩泡茶都不盡人意后,問店主能否再品鑒一次這款量及少的茶。
店主起身從裝茶木柜子里取出茶樣,目測剩兩泡,說話間6克干茶已靜靜躺在茶則之中。
此時的空氣濕度是60%。玩心起,店主便在公道杯內注了一半的熱水,把茶葉放進小蓋碗,再把蓋碗放進公道杯里,蓋碗口剛好能卡在公道杯上,用蒸氣的熱量醒一下茶葉。合理醒茶,沖泡出茶湯口感會更加和諧,香氣更舒暢明朗,沖泡出的茶湯更好的狀態(tài)呈現。
茶則中的干茶帶有馥郁的百花果香,不知道我的形容是否精確,但是確實撲鼻而來就是非常熱烈的一股果實成熟了的香氣,香香甜甜。這不禁讓我提了提神,喝了兩款茶,腹內容量已然不多,這最后一款,還是希望能有個好的收尾。
第一泡,茶香四溢,入口飽滿、醇厚,果香氣絲絲入湯,茶香融于湯。
第二泡,香氣不減,各類物質釋放得更多,比第一泡更為明顯,身體微微發(fā)熱。
第三泡,口腔茶湯的甜味開始活絡,香味仍飽滿,各類物質比較統一均衡。
四五泡之后,山場物質轉為清晰的綿密甜感,略有木質像出現。
六七泡,山場氣息依然平淡,口腔里若又若無的清香和奶香帶著一種謙卑感,整體的表現都不差,上禮拜的茶約,我家喝過這款茶的感受,整體表現要優(yōu)于今晚。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茶主人也頷首同意。
這款茶完全的均衡不錯,為什么今晚只能呈現80%?我們作了一些猜測和分析:
1、低沖是不是一定程度影響了激活性?
我這種莽夫沖泡巖茶一向是高沖型,給巖茶的定位,它就是一個極其熱情的茶類,好的茶品,真金不怕火煉,高沖不散香,坐杯不逼苦。所以是不是下次可以試驗一下,同一款茶,換一個沖泡手法?2、水溫。自己觀察了每一次的水溫,我都是把水煮沸,然后靜置片刻。但今晚我們的水幾乎沒有感受沸騰的熱量,水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茶葉的表現水與茶的氣場或者說能量完全沒有融合的好。
3、器皿。在家沖泡這茶時,用的也是小蓋碗,但是是一個稍微敞口型的蓋碗,對茶葉的舒展和沖泡時的翻轉要優(yōu)于今晚的直桶型小蓋碗。而且低沖的力度是沒法讓茶葉移動分毫的,葉片無法舒展釋放。
今晚的茶,是做一個嘗試,無論是從茶樣還是水甚至是器乃至沖泡手法, 我們都在做一個嘗試,不斷的修正缺失,積累經驗,加強和茶更好的碰撞角度、深度、力度拿捏,誠心以待。
茶主人在茶路上,已然走了許多年,她推薦的“困鹿山”生茶普洱,是牢牢抓住了我的味蕾。綜合性價比來說,除了“困鹿山”,我的選擇無它。對于普洱來說,茶主人無疑是專注和專業(yè)的。
而我最欣賞她的是,在學習的道路上,能保持著空杯心態(tài)繼續(xù)向前。
巖茶的研習,她現在也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去茶山了知,遍尋,期待緣分促成?;趯ψ约旱钠焚|要求和認知,她選擇的茶品不會差,在巖茶的道路上,我也相信能和普洱一樣,在茶山上豎起自己一面鮮明的旗幟。
有人說茶是高雅的,也有人說茶是附庸風雅的?我總覺得,茶就是茶,茶也只是茶,前面不該有任何的形容詞,修飾語。去掉各種因素的阻隔、干擾,我們才能更接近茶。
就像千利休說的:“想象一下沒有茶的生活,如果和現在有區(qū)別,那么你就不懂茶。”
對于茶,從來都不該仰視或俯視,和它隔席端坐,我們才能最清楚的聽見它的心跳聲。
十分感謝喝茶人認真的分享,每次飲茶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一次愉悅的飲茶,空氣,環(huán)境,濕度,氣壓,水品,器皿,心情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無法復制。
茶的神秘之處也是如此,只要心念端正,安享其心,任何一次茶事完全沒有可比性。